白内障“熟”了
编者按:医学永远是一门最严谨的科学,但是科学的复杂性是普遍的。为了让更多的人通俗的认识白内障,不盲从、不妄信。小编给您用家常大白话来摆一摆如何正确的面对白内障问题。
为什么如今白内障不用等“长熟”?
遇见过很多白内障患者,门诊检查过后确诊为白内障,医生认为具备手术指征,建议手术,患者的第一句话就是:“我的白内障长熟了么?”
这个问题的根源在于手术方式的改变,简单来说,很多年前的治疗白内障的手术方式都是大切口,需要等白内障成熟。为什么大切口就要等白内障长熟呢?
如果把眼球比作是我们日常吃的鸡蛋,如果你想要取出一个完整的鸡蛋,那么就必须把鸡蛋煮熟,才能剥了皮吃到完好无损的蛋黄。
那现如今的超声乳化术就不必等白内障长熟了么?答案是肯定的,以前的白内障手术被称之为“复明手术”,如今的白内障手术是“提高视觉质量手术”,显而易见,差异是明显的,那么,我们还拿鸡蛋来举例子。
现在我们取“蛋黄”之所以不用把鸡蛋煮熟是因为我们有了一种新方法,在蛋壳上打一个直通蛋黄的小孔,然后把蛋黄用(超乳头)乳化掉,然后在小孔里边插一根吸管,就可以把蛋黄完整的全都吸出来啦。至于装人工晶体,您大可理解为给真鸡蛋装了个人工蛋黄。
用大白话和鸡蛋形容超声乳化术的确有失严谨,但目的达到了,至少能让您正确的回答父母的疑问,明白如今的白内障为什么不用等“熟”,还有,明早,别吃不下鸡蛋哦。
难道白内障长熟了就不能做手术么?
既然讲了如今白内障不用成熟也可以手术的原理,那爸妈又着急上火了。我的白内障已经九成熟了,咋个办嘛?
别慌,还给您上鸡蛋……“蛋黄”不成熟的时候乳化起来是要比熟透了容易些,但这并不代表九成熟就不能乳化,只是乳化起来比较费劲罢了。但医生都说,白内障早一点做比较好,这又是怎么回事儿呢?
首先,早一点做降低了手术难度(“蛋黄”软,易于乳化),减轻了术后反应。其次,早一点做有利于降低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的概率,“蛋黄”太硬了,就会挤到“蛋清”,“蛋清”不舒服了,“鸡蛋”他自然也就不那么安逸,如果拖延不做,除了视力得不到改善,还可能因为白内障膨胀,导致继发急性青光眼发作,引起头痛、眼痛等。
最后,比如今年我就发现有白内障且具备手术指征,预估5年以后它才能成熟,那么这五年的时间里,我的视力会一点点下降,同时伴随的是我这5年中的生活质量也随之下降。人生得意须尽欢,何必等到看不见!
照你这么说,白内障越早做越好喽?
那么我请问你,马克思爷爷是怎么说的:“事物都有两面性,要辩证的看待问题,要具有发展的眼光。”
随着年岁的增长,人老了,晶体开始变得浑浊,都会有白内障,但这并不意味着你60岁有白内障手术指征,50岁就可以提前把晶体换了。10年的原装幸福生活啊!爸,物极必反啊!妈。
做不做白内障手术,临床上主要由自身是否具备手术指征来决定。简单说,我现在有白内障,很轻微,视力0.7左右,如果做了白内障,换了人工晶体,视力与之前差异并不是很大,高也就高那么一点,对生活质量的改善不是那么明显,那么我就没必要提前挨这一刀了吧。
然而对于有些从事特殊工种,对视力要求较高的人群来讲,情况就因人而异了。比如,我的工作是画工笔画,我有白内障,但是很轻,不做手术视力也有0.8,但是这影响了我创作,做过白内障手术后,我的视力达到了1.0,所以我选择进行手术,这也无可厚非。
其二,我50岁时正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时候,虽说现在科技发达了,有什么三焦点晶体,换过之后看远中近都没有问题,但三焦点晶体的工作原理如下图:
暂时把我们的晶体看做是一个平面,三焦点晶体由上而下分别代表看远、中、近的视力区域,也就是说,我看远处的东西得抬眼睛、看中间的得平视、看近处的得低眼睛,如此来看,还是我们人体的原装晶体比较好用哦。
所以,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大概原理是如此,具体情况却是千变万化;大不相同,到底做不做手术是根据具体手术指征和个体不同实际情况来做最后决定的。
这个情况就太复杂了,小编我是不能一一例举了,但我能做的,就是让咱爸妈知道白内障的原委,让你做靠谱的儿女。
对,最后提一句常识:治疗白内障只能通过手术方式,目前没有任何药物可以根治白内障,别让咱爸咱妈上当受骗哦。
上一篇:不能“等”的白内障…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