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手术发展简史
近视手术经过近几十年的发展,如今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全球上千万近视眼患者通过准分子激光手术摘掉了眼镜。关于近视手术的发展,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最早的近视手术为“放射状角膜切开术”即RK,这项手术的应用可追溯到1943年,由一名日本医生首创,于1960年经前苏联医学专家改良推广。但因为对眼球做深度切割使角膜的韧度受损,术后如受外伤,会造成眼球破裂的危险,所以该项技术很快就被淘汰。
RK之后,近视手术发展到全自动角膜层状切割弧度重塑术(ALK),使用电动刨刀先将角膜表层切开一层表皮瓣,将其掀开,再在底下的角膜基质上进行第二次切割,第二次切割的大小取决于所要矫正的度数,然后把表皮瓣盖回去即完成。最高可矫正3000度近视度数,但因为刨刀的操作仍然没有激光精确,所以被后来的PRK 、LASIK取代。
1983年发明了准分子激光治疗设备,1985年应用于临床治疗近视,使得治疗近视的安全性和精确性有大幅度的提高。1997年,首例LASIK手术在我国成功开展,该手术以其适应范围更广、效果更加稳定而受到广大近视患者的青睐。但因为该类手术只能适用于度数较低、角膜较厚的近视患者,加之术后患干眼症的几率较大,最终也被淘汰。
近几年,飞秒全激光近视手术的出现弥补了之前几类方式的不足点,该项技术可根据患者眼球的各项屈光数,“量身定做”设计出最佳方案。它不但考虑患者的远视、近视度数,更重要的是根据每一个患者具体的角膜地形情况、像差情况,进行个体化的综合治疗,使得手术后视力有可能达到或接近人正常视力的极限。
上一篇:盘点飞秒激光手术大常见问题
下一篇:飞秒激光近视手术与一般准分子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