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妈生前就是一个小人物,捐献遗体和角膜颠覆了很多人对她的认知!”
“我妈生前就是一个小人物,脾气不好,人缘也不好,但是她捐献遗体和角膜的举动颠覆了很多人对她的认知。”昨日,遗体和角膜捐献者王明秀女士的儿子叶先生接受采访时,心情复杂,几度哽咽。他说,如果妈妈的眼角膜能让他人复明,那这就是她的一件大功德,她就圆满了……
我的父亲母亲
该上学的时候遇到上山下乡据叶先生介绍,王明秀女士生于20世纪50年代。“他们那个年代出生的人,小时候遇到粮食短缺、吃不饱饭,该上学的时候又上山下乡、没法读书,挺可怜的……”
上世纪70年代,王明秀回到城里,认识了她的先生。那时候,有很多三线建设的大企业到四川建厂,其中有一家上海柴油机床厂建在彭州山区,王明秀和先生就进厂当了工人。“那时候的工人阶级很光荣。厂里平时有很多文娱活动,生活虽然单调但很充实快乐,我父母的青年和中年就在这样的时光中度过。”
从工厂到街头
脱节的人生充满失意90年代国企改制,王明秀和先生双双下岗。他们没有文凭,厂里学的技术在社会上也没什么用处,为了谋生,他们开始卖菠萝,把削好的菠萝在盐水里泡一泡,卖给来往的客人。“但是生意哪有那么好做,我父母在厂里封闭的环境呆久了,人也到了40多岁,已经和社会脱节,所以生活也没有那么富足了。”
“我当时正读初中,家里正是需要用钱的时候,他们觉得不能给我更好的生活,挺无能的。所以父母经常当着我的面爆发争吵,双方经常互相伤害。父亲没法挣很多钱,他就通过酒精麻醉自己;母亲认为父亲不但赚不到钱,喝多了还摔跤受伤引出很多麻烦,更恼火,所以就通过语言变本加厉说我父亲。他俩关系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善良的夫妻
双双签订遗体角膜捐赠协议“我父母没什么文凭,也缺乏挣钱的技能,但是他们淳朴,善良,看到电视剧里的人发生不幸,或者看到新闻里说哪里又遭灾了,他们都会感同身受,有人性最本真的善良。但是他们又无能为力,只能靠养老金生活,儿子还需要钱。所以我妈觉得她唯一有用处的,就是她的身体了。现在想起都觉得很伟大,她什么都没有了,却还是那么善良地想到付出……”
小半年前,王明秀夫妇跟儿子说,以后等他们走了,香蜡纸钱灵堂这些统统不要,“因为他们觉得这些是陋习。”夫妇二人认为自己不能对人类有所贡献,唯一有用的就是把身体拿去做研究、把眼角膜送给有需要的患者,于是他们跟红会签署了遗体和角膜捐献协议。
“我当时觉得还说不到这种事情上,可没想到那么快我妈就去世了。我以前对她态度不好,故意说狠话气她,现在想想真的很后悔,一转身就成遗憾了……”说到这些,叶先生泣不成声。
大爱感召
捐献善举引发当地轰动王明秀捐献遗体和角膜的事情,在当地亲友之间引发了不小轰动。据叶先生讲述,他拿着母亲的身份证去制作遗像,店主提醒他把身份证收好,之后在殡仪馆等地方办理手续都需要用上。叶先生告诉店主,母亲已经捐献了遗体和角膜,所以身份证也用不上了。店主非常吃惊,继而赞叹:高尚!高尚!高尚!
“我妈生前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人物,而且她脾气很不好,比较冲。她其实心地善良,但是不会表达,所以常常是刀子嘴豆腐心,因此生前人缘也不好。但是她的举动,让很多人颠覆了对她的认知。如果她的眼角膜和能患者配型成功,那这就是她的一件大功德,她就圆满了……”
※ 文章报道已获得家属授权,图片均为家属提供
上一篇:9月2日再次开诊!爱迪眼科小儿眼
下一篇:扶盲助盲,爱迪眼科为25名中途失